進一步闡述新版IB中文A - Brighten Test Prep Centre

 

 

2019年10月17日
進一步闡述新版IB中文A

 

新的IB語文科目大綱傳達出的改變有幾方面。

最明顯的是:研究內容不單只著重「文學批評技巧」,新大綱須要學生兼顧「文學和文化背景」的研究。新大綱第一次明確地將「文本、讀者和作者」三者的關係提出,並把這三種要素首次加到學習中,須知西方世界的文學批評形式,是圍繞「世界、文本、作者、讀者」四個方向建構的,新大綱現在只是完整地將這種文學批評研究方式整合到IB中文裡。現在的方向直接可與西方世界系統接軌,壓力稍為增加,但絕對是件好事,反正以往IB語言課程的部分老師可能也早把這方面納入自己教學範籌了。

在新大綱的「互文性」及「全球性」指引下,使得比較文學中的「對比、對流、對照」有了一個可實現的基礎,當然學生可以透過這新建議,真正實現文化互動和較深度的思考。懷抱著世界的眼光看,文本、文學與文化的聯繫更緊密,整體研究由以往較單薄的情況下往豐富的層面邁進。

比如在語言及文學課程中,學生須要探索語言如何地被塑造、語言又是如何地被身份所影響,馳騁在不同地域、游走在不同歷史時空中,學生將可以更有趣地挖掘語言現象背後的不同文化因素。這將會是一場很有趣味,很有挑戰性的語言探索之旅。

此外,在撰寫文學評論的同時,新大綱引入「文學創作」及「表演」等新穎的任務以呼應研究內容,把從前單一「評論者」的角色推展到「創作者」位置上,這種視覺上的轉變(由「評論者」的外視覺轉而成為「創作者」的內視覺),使得學生更能從作者角度對文本有更深刻的體認,進一步實現讀者、作品和作者的互動。

另方面「表演性」成了所有第一學科語言組中的核心。老師與同學們一起去發掘除了戲劇以外,能用來表現文本的不同方法。例如:

小說中自述和對白及詩歌裡聲音的表演性;又或不同文本的發聲及押韻方法的使用;書面與口白、劇本與演出、詩歌與音樂及小說與故事的種種關係;另外還有書面文本與戲劇改編及透過編劇手法成為電影、電視、舞台劇、現場朗讀等的關係。

可以說課堂上抑揚頓挫之聲,透過不同的文本表現方法,學生可以有機會無限接近作者的靈魂,感受文學的「弦外之音」,實現了大綱中說到的文學「審美功能」。

© 晉博教學中心 Brighten Test Prep Centre

 

JoomSha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