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語溝通要深度闡發 - Brighten Test Prep Centre

 

 

2015年11月2日
口語溝通要深度闡發

 

香港中學文憑試(DSE)中國語文科的口語溝通中也有需要加強訓練的板塊,如不少考生都感到困擾的共識題。共識題主要考核考生協商討論的能力,若能順利達成一致的方向當然是最好不過,但同樣要懂得如何說服其他同學,或者如何讓步妥協。

 

下面以2015年的考題為例:
以下哪方法最能培養學生的惻隱之心?討論並達成共識。
1、飼養小動物 2、探訪露宿者 3、助養貧困國家兒童

 

對於這樣的題目,考生必須要明白惻隱之心是指什麽,然後去論述以上三個方法中哪一個最能激發你的惻隱之心。

 

從題目所給的選項我們可以看出,這三個選項很接近,雖然都是不計回報的做好事,但都是公益性的。因此在選擇方面給考生下了難題,但考生需要在題幹中提取關鍵訊息,比如題幹中「以下哪方法最能培養學生的惻隱之心?」考生要注意的是那個「最」字,考生要根據自己的實際生活經歷,依據自身的價值判斷,比較各個選項,來確定哪一種最能培養學生的惻隱之心。

 

選定題目之後,要解析題幹中的關鍵詞,即「惻隱之心」,如果能從這個成語的出處來引申的話就可以以情動人了。「惻隱之心」來自孟子的《論四端》,筆者曾與晉博教育中心的學生講解過這篇文章。文中說道:「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惻隱之心就是不忍之心,與同理心類似。鄉人看到小孩快將墮井,他之所以會同情憐憫,乃是自然的反應,並不是為了維護或獲得名聲。考生不需將《孟子》原文熟記,但若能指出惻隱之心的出處,便能以情動人。

 

其次,就是如何學會說服其他同學,達成共識了,從這個角度來說,口語溝通題目相當於一個小小的辯論賽的論題了,如何讓考核老師認同你的觀點,要找準切入點。要緊緊聯繫時政要點來闡述。如前段時間一組敘利亞3歲小難民隨父母偷渡溺亡的照片令世界人民動容。由此時政熱點可以對第三個話題即助養貧困國家兒童進行闡述。有的考生認為助養貧困國家兒童離自己的生活太遙遠,沒有代入感。探訪露宿者或許更容易打開話題。如果是這樣的話,飼養小動物與學生的生活經歷應該更接近,但是廣大考生也應該注意,當大部分考生都選擇這樣的題目的時候,就很難從中取得高分,這一點筆者曾提醒過晉博教育中心的學生要注意。在選擇題目的時候,考生要注意論點不能只限於把題目本身,還要進行深度闡發,只有這樣才能透過現象看本質,才能出奇制勝,獲得高分。

 

通過上述例子可見,文憑試中文科的口語溝通不只是說話這麼簡單,更要有觸類旁通的能力,懂得如何活用生活經歷以及時政熱點,將課堂所學和日常積累結合起來才是最重要的。

 

© 晉博教育中心 Brighten Youth Education Centre

JoomSha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