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感修辭手法對作品表達的作用 - Brighten Test Prep Centre

 

 

2015年2月9日
通感修辭手法對作品表達的作用

 

香港中學文憑考試中國語文科試卷一閱讀能力的考題中,有對修辭手法進行分析的題目,但是從考評局公佈的考生表現來看,不少考生的作答情況並不理想,可見修辭手法的作用分析仍是考生需要加強的一方面。

 

在文憑試中國文學賞析中有一道詩歌賞析題,分析蘇軾的《前赤壁賦》以及楊基的《聞鄰船吹笛》、方乾的《聽段處士彈琴》中作者是如何把抽象的樂音形象地表現出來。該比較題旨在讓考生從修辭手法的作用入手進行分析。毫無疑問,命題人是想考察考生對文學作品中通感這種修辭手法對作品的內容和情感的表達作用的理解,這首先需要考生要對通感這種修辭手法有一個大致的了解。筆者在晉博教育中心指導學生中文時,發現學生較少注意通感這一種修辭手法,另外在做修辭手法分析題時,對修辭手法的作用未能準確地表達出來。關於「通感」這種修辭手法,是指感覺器官的感受轉移,即把聽覺、視覺、嗅覺、味覺、觸覺等溝通起來,用一種感覺去感受另一種器官的感覺。

 

深諳通感這種藝術手法之妙並把其運用到極致的莫過於散文家朱自清先生了,且看他在《荷塘月色》中的描寫:「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此處將嗅覺轉移到聽覺,「縷縷清香」與「渺茫的歌聲」,雖然前者是從嗅覺的角度描述的,後者是從聽覺的角度,但是,二者在許多方面有相似之處,如時斷時續,若有若無,清淡縹緲,沁人心脾等。因此,作者通過聯想與想象借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的隱隱約約,清幽淡雅來表現荷香的若有若無,清幽淡雅,不僅揭示了事物的本質特徵,而且創造出一個美好的意境。由此可見,解讀通感這種修辭手法的藝術效果還要借助於豐富的想象力。

 

再看文憑試試題中的三篇文章,作者從樂器中感受到的情緒和朱自清先生如出一轍,如蘇轼的《前赤壁賦》「客有吹洞蕭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嗚嗚作響的蕭聲把興致盎然的欣賞湖光夜色的蘇東坡先生拉回了現實,幽怨的蕭聲直擊作者內心深處,把看似輕鬆的背後隱藏的無奈和悲哀拉扯了出來,不得不說,這種修辭手法的絕妙之處在於使詩文的情感和內容自然而然的融為一體,從而避免了修飾痕跡過重的弊病。

 

除此之外,通感這種修辭手法能突破語言表達的局限,能把「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情感體驗以轉化的方式呈現出來,通感的運用也可以稱得上是修辭中的一大創新。因此,筆者提醒過晉博教育中心的學生,只要了解了通感這種修辭手法的表達原理和對作品表達的作用後,就很容易結合具體作品分析作品中通感這種修辭的運用及其表達效果了。

 

© 晉博教育中心 Brighten Youth Education Centre

JoomSha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