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中文科改革 - Brighten Test Prep Centre

 

 

2019年3月11日
解剖中文科改革

 

踏入三月,又到了香港中學文憑試 (DSE) 的考試季節,中文科向來是兵家必爭之地,莘莘學子無不加緊努力,為四月初開考的中文科作好最後準備。正忙着備考應戰的考生,大概沒有留意考評局歷年來對於中文科的改革。然而,考試改革與考生息息相關,中文科日漸繁複的考核制度與艱澀難解的試題,使得每年均有不少考生因中文科成績不達標而不被大學取錄。

如今正在備考的你,可會為了在「死亡之卷」取得好成績,不惜佔用溫習其他科目的時間來操練中文卷?甚至是各位中文老師,你們為了替學生操卷和改卷疲於奔命,更需投入大量時間和資源來教授12篇範文,可會怨聲載道?

一切的癥結都在於DSE中文科的考核制度,就讓我們一起來回顧,看看中文科歷年來的改革到底是使考核制度更趨完善,還是愈來愈往死胡同走?

2006年以前,會考中文科只有兩卷——閱讀理解和寫作,並設有範文考核。2007年改革後,中文科取消範文並首次加入聆聽、說話以及綜合能力考核,完全倒模英文科的考核模式,考生需考五卷。該制度一直沿用至今,直至2016年時考評局將聆聽和綜合能力考核兩卷合併;並於2018年的文憑試中重新加入範文考核。

DSE的範文考核跟過往的範文考核其實大不相同。在舊課程中共有26篇範文,文言文與白話文各佔一半,佔分比例很重;文憑試中的12篇範文則全是文言文, 分數卻只佔中文科整體的7%, 少之又少,考生即使想溫習亦沒有動力。

近年中文科的考核模式看似改了又改,卻未能有效地改善考核制度繁複冗贅的缺點,反倒使得考生更難在中文科取得合格成績。兩年前,考評局秘書長唐創時曾建議廢除中文科的說話口試及聆聽與綜合能力,只考閱讀和寫作,他又以內地為例,指出其他以中文為母語的地方亦只考讀寫。

說話及聆聽與綜合能力兩卷準備需時,無疑加重了師生的負荷,確實有必要適度剪裁。然而考評局「試水溫」式的改革只會令一眾師生無所適從,動搖考生的整體語文根基。筆者認為,不管未來的考核制度是否會依唐秘書長的建議般,一刀切廢除說話和聆聽及綜合能力考核,抑或作其他調整,一次性的改革總比「小眉小眼」的改動來得好。

© 晉博教學中心 Brighten Test Prep Centre

 

JoomShaper